前一阵研究了下worldquantbrain.com以及外汇的量化交易,但没有什么实质进展.
对于股票,外汇等此类投资,总感觉对于普通人来说至多能跑赢通胀, 业余可以当个乐趣,就打牌小赌怡情类似.
真是要真正了,想博大或者当主业,那不是个好选择. 真正的投资应该用别人的钱来操作,而不是自己的.
当然可能是我认知不够,目光短浅. 散户中也有厉害的人, 也许只靠投资也能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看看这本书,看看量化交易界牛人的成长经历.
人物传记类最好是看本人写, 这样才可能更能真实的了解人物内心成长, 也能从更真实的个人视角去了解不同时代. 历史书上通常都是宏观视角, 即使是同一时空,和我们普通人能体会和经历的肯定是不同的.
自己目前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富兰克林的自传, 可以看到一个潮气蓬勃的年轻美国; 还有季羡林的”留德十年”, 可以从留学生和普通德国人的视角体会二战下的德国, 那么残酷的战争下, 普通德国人也还能有一定生活空间. 类似的, 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那些大学生在偏安一偶的昆明逛茶馆喝酒, 感觉不出有多少亡国的焦虑.
回到这本书, 作者是准备在物理界上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当时他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有着李政道,杨振宁这些如雷贯耳的大人物.
但估计后来物理研究随着二战结束,资金减少, 不再热门,转去社会更关注的金融了?
书刚看到上大学的部分, 不知道猜测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