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12th Editon)

这本书初次阅读是2016年, 这次重新整理已经是2025年,中间近10年的间隔. 如果问自己有什么提高? 似乎乏善可陈, 基本在批判性思维上并没有提高.

读书的目的变了

当年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提高写作, 因为觉得问题是文章的引擎. 学会提问能更好找到文章的切入点.

10年后写作能力没有什么本质的提升, 而重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换成了能更好组织prompt, 组织好问题来更好地利用AI工具. 学会提问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 更好地和AI交流,和人交流. 这个AI时代, 学习资源唾手可得, 各种专业书籍几乎都可以从网上瞬间获取到. 在这个知识丰沛的时代,难点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如何能利用这些知识迅速解决自己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

当然这本书其实不是服务于这个目标的. 它核心讲的还是批判性思维. 大家都在讲批判性思维, 为什么? 我个人理解就是强调理性, 理性是最重要的人性,是人区别其它动物最本质的不同.

但尽管人类已经通过千万年的进化,已经拥有了地球上最强的智能. 但人身边仍然保持了一些动物性, 还有一些原始人的表象. 而保持理性就是人类继续进化的动力.

通过批判性思维保持理性, 那如何具备批判性? 逻辑是具备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工具.

论证的逻辑性

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就是论证, 也是本书的大部分内容.
论证包括论点, 理由和论据.
理由是主观的判断, 它需要客观的论证支持; 否则论点就退化成观点,不具备客观性.

但即使有论据, 也会面临很多挑战.

挑战

第一关 有理性思考的意识

有没有意识到理性的重要性, 有没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是第一关.

第二关 能清晰准备的表达和找到论点

对于读者如何清晰地找到论点, 对于作者如何清晰的提出论点则是第二关.
有哪些关键词或者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点; 论点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

第三关 能逻辑完备客观的论据来支持理由

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理由; (作者的背景,价值观,换位思考,都有助于帮我们明白作者的思维过程);
最后还有评估论证的有效性, 它们是否属于谬论? 是否效力不够?

如何判断是否是谬论就要用上逻辑了,观察对方的论据逻辑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