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 特别是短视频流行的这个时代, 我真的认为这是一本绝对值得推荐的书.
我自己理解,这本书对我们的警示就是反思在信息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和消费海量的信息.
这个问题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来思考:
- 对于社会, 社会是在进步还是退步?
- 对于个体, 我们是在变《浅薄》吗?
此外, 也需要娱乐在我们生活中的比重, 我们是养成娱乐的习惯,还是学习成长的习惯?
所有的现代文化都是一场尽兴的娱乐,让我们远离孤独,不去思考自我。- 中年之路
社会层面
作者担心我们的社会成为“美丽新世界”的概率远大于“1984”,但现实更恐惧是的老大哥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加持下,可以实现监控大众一举一动的同时,再用”娱乐”且无声息地消蚀大众的思想, 让我们可能生活在”1984”+”美丽新世界”里。
现在的威权政府或者极端宗教政府可以用两者糅合在一起,一方面抑制信息,一方面制造信息,来统一思想,压抑个体,都不用搞运动,不用喊口号,在无限的信息流里利用信息茧房就可以悄无声息地完成洗脑: 通过民粹主义转移社会矛盾,通过舆论造势转移民众注意力;通过手机,大数据,探头来实现无孔不入的监控, 老大哥24小时都在看着你:你走过的每个路口, 你浏览的每个网站, 你写下的每个文字, 甚至借助大数据还可以做到比你还懂你。
最后的场景会比1984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手时间》里苏联人怀疑政府能通过电话监听, 所以大家躲在厨房里讨论政治。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没有人讨论政治,在监控和娱乐的双重控制下, 有想法的大V们都变成美食博主只聊风月或者干脆沉默,没什么想法的大众看看小姐姐跳舞,刷刷爽剧,怒斥下敌对势力,“美好”的一天就过去。
个体层面
信息生产的目的在变化
书中阐述了两个时代:文字代表的阐述时代和电视互联网的娱乐时代
阐述时代,我们寻找信息是为了解决问题;
娱乐时代,大量信息的生产仅仅是为了娱乐;
书中那电报来举例说明,电报首次让全球的资讯可以首次超过人移动的速度来传播. 这样产生的大量信息已经和我们本身不相关了.之前的报纸登载的都是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 而电报产生后,千里之外某某公主生病了这种八卦新闻开始出现,这些信息大部分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毫无联系, 获取和消费这些信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毫无改变. 这样新闻开始娱乐化.
思维方式在改变
除了信息生产的目的在改变, 就像《浅薄》中提到的一样, 信息媒介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
“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作者认为在阐述时代, 我们更强调理性和逻辑; 而在娱乐时代, 视频等媒体正在削弱我们这些能力.
文字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一种枯燥的符号系统,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需要加入想象,具象,推理等思维技巧,才能理解抽象文字的逻辑和概念。
而图片,视频则回归到人类本能的视听能力上,直观地呈现,而不再需要缜密的思考。
并且电视节目,互联网内容在制作上也更倾向于简单直白的情绪交付,碎片化交付,捕捉注意力而不是启蒙思考。
它们往往想方设法让你依靠本能快速不做思考做出反馈:点赞,转发,下单…;尽量避免让你理性地思考。
书中举了例子,在阐述时代,大家会因为读过作者的书才知道作者,但是他们走在大街上大概率不会认识他们;而现在很多人知道爱因斯坦长什么样子,知道莫言长什么样子,但是很多人除了有限的几个名词,并不知道他们具体写的了什么。我们关注和知道只是很浅层面的八卦新闻,而不是深度的知识信息。
这些担忧是杞人忧天吗?
其实历史上每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带来震撼和担忧.
电报出现后,有人担忧书籍和报纸不再需要, 因为信息可以几乎实时的传播; 但实际上电报已经消亡了,报纸和书籍都还在。
收音机出现,有人担忧教育面临挑战, 不再需要那么多老师, 学生围坐在收音机前就可以上课; 但实际上收音机已经退出主流,教育没有太多变革。
照片的出现,有人担忧绘画会消亡; 但实际上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并存。
电视的出现, 彻底的开启了多媒体娱乐时代,它的继承者互联网更是把娱乐推到了更高峰.
现在大家担心AI会取代更多的工作岗位,会改变教育的格局。
变化肯定会出现,但也许并不会和大家担忧的那样,最后可能的变化往往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就像历史上发生过的那样。
无论如何,过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都还是带来了更平等的社会,给普通人更多的机会。虽然每次变革会带来阵痛,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在过往,我们普通人最大的困难是获取信息。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阵痛之一就是伴随着海量信息,其价值浓度也在急剧下降,参杂了太多无用的杂质内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如何从海量信息萃取出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