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作者是奥地利的犹太人,他一度认为1900年欧洲进入了最文明的时代,可以永远避免用战争解决问题。但随后连续爆发的一战和二战,让他对精神家园欧洲的极其失望,和妻子一起自杀于1942年。

读这本书,我的感受就是20世纪初的欧洲和我们这代人的时代好类似啊,都算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1900年欧洲人看到的当时的世界和现在我们的时代几乎无差别: - 全球化,社会繁荣, 科技发展,新传播媒体涌现

Read More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市面上关于读书写作的书籍已经很多了,有已经出版数十年的经典,例如《如何读一本书》;有的讲心法,偏鸡汤,例如《写出我心》,有讲如何做快速阅读的, 有的讲阅读变现等等…

那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目的是如何写论文,实际上是在讲如何做读书笔记
  • 主线是卡片笔记法,来打造自己的洞察体系
  • 副线是找到做事情的内在条理性,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
  • 市面上衍生了很多基于这本书理念的笔记产品

我很喜欢这本书,反复读了很多遍。虽然我们可能不用写论文,也不会自己写书。但书中很多内容会帮助我们更高效,更有价值地去读书,同时如前面提到的, 书中的内容对于我该如何管理时间,乃至人生规划都能有启迪。

例如读完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整理,思考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 如何不用意志力而是做事的环境和方法来实现坚持
  • 如何实现条理性的时间管理,而不是依赖总是失效的时间计划

Read More

银元时代

作者是个在中日战争时期在占领区上海生活的医生。属于社会精英,在地方、社区上有名望。
战争结束后去了香港,通过前瞻性的自媒体能力,在新的环境中获客。
全书以银元为主线,一直写到1948年法币失败,离沪去港。

之前看过作者的描写上海日占时期的书《抗战时代》
作者出身上海富贵商家,家道中败,早年丧父。
对钱有欲望,一直思考和寻找赚钱的机会。
自己本身又受过良好教育,字好,先后学过中西医,
也有媒体思路,善写文章来变现。
同时情商也高,善于结交,家族的地位又能接触和进入上流社会。

Read More

知道做到 Know Can Do

很薄的一本书,核心的内容就是解决知行差距的问题。 我们常说“看似读了很多书,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世界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知易行难!

那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 重复,重复,重复

书中提到三个问题:

  1. 信息过载
  2. 消极心态
  3. 缺少跟进

Read More

个体崛起

作者陈立飞Spenser属于新一代,自媒体时代的”成长KOL“,和费兰克,还有《持续行动》的作者都属于一类。都是聚焦到当代人的成长焦虑上。
不知道,他们算不算新一代升级版的“鸡汤”大师?

本书一些观点:

媒体大部分内容,只有情绪价值,没有观点价值,更没有干货价值。
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Read More

如何阅读一本书 How to Read a Book

很经典的一本书,好像1940年就出版了。到今天仍然再版,足以说明其经典。

读书的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 - 理解字面意思。小学学习、学习外语就要达到这个层次。大部分的速读课程就是着眼这个层次的阅读
  • 检视阅读 - 系统化略读,读书不要从第一页读起。
  • 分析阅读 - 全盘通读
  • 主题阅读 - 同一主题其它书籍对比阅读

作者提倡的阅读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带着问题阅读,时刻不忘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高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全貌,然后决定是否值得再次阅读。
三、解构内容,以笔记的方式,列举全书的大纲。
四、海量阅读,深度阅读同一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五、思考与评价,要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赞同或者反对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评价。

Read More

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美)史蒂芬·平克

《个体崛起》陈立飞的第一本书?
质量还是可以,和弗兰克的《爆款写作课》一样,属于那种读起来让你很轻松,各种情绪和滑梯技巧都运用的不错。估计也是他们文章能爆款的功力所在。 从内容上看,最后大家的写作技巧估计都是趋同的。
不过这类书可能本身有点像网络时代的短视频,情绪价值输出更多些。过一段时间我已经基本忘了书中内容了。当然书本身的内容是值得借鉴的,这些人在这个时代也都获得流量,自身也有能力的。

Read More

乡下人的悲歌

hillbilly 乡下人

描写美国铁锈地带底层白人的成长经历。

有些类似国内的东北,被社会发展抛弃的阶层,无法赶上社会步伐,阶层失望,以反智为荣,仇富,婚姻一团糟,无底的悲观绝望

而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够摆脱这样的命运。

Read More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个人传记一般分成两大类:自己写的;他人访谈代笔的。

但实际上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由他人代笔写的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再详尽的访谈也很难挖掘出主角有些的内心历程。更何况在外人面前,我们很难展示真实的自己。

当然自己写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文字同样会开“美颜”,但比他人代写还是要好多。
这本自传相对来说更素颜一些。

本杰明·富兰克林 - 绝对的大佬,横跨写作,出版,商业,科学,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上都有不菲的成就。
他也出生在一个朝气蓬勃,飞速发展的时代,让他也找到机会能从穷小子跻身上层社会,实现完美的阶级跨越。

对我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当时的美国社会,大家普遍崇尚科学,热衷看各种科学表演; 铅字印刷行业的发展带来文字媒体大流行人人可以写文章投稿, 个人就能办报纸。这也是近代西方社会崛起的原因和表象吧。
有些类似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当自媒体。不同的就是当下是个娱乐时代,大家对科学没有什么兴趣,热衷的是娱乐,刷剧打游戏, 期待是成为网红。

Read More

奇特的一生

著名的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方法,每天统计自己时间,形成完整的日志,从而实现自我时间量化管理,对时间有精准的感知

还有一些原则:

  • 充足的睡眠 - 柳比歇伏一天要睡够10小时,估计他不会早上5点起床。他一生同样很成功,所以早起不是关键,高效的一天才是重点。
  • 不处理紧急的事情 - 做科研或者创意性工作者和打工人还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时间有更高的自主权。我们普通人还要为几两碎银出卖我们的时间
  • 忠实记录自己的时间日志,找出时间黑洞。

我觉另外一个最关键的就是,柳比歇夫很清楚自己的爱好和人生目标,就是说他具备内在的驱动力,而这种时间统计方法只是他实现目标的具体技巧之一。我们如果没有很强的内驱力,这种记录方法也很难长期坚持下下去。

Read More